魔法世界对我意义重大。如果生活仅仅是我所经历的这样,是我所看到的这样,我早就已经自杀了。《小王子》里说,“让沙漠变得美丽的,是它在不知道什么地方藏着一口井。”那些深藏在平淡无奇背后的惊喜,那些隐藏在日常背后的冒险,是我这种人对生活的全部期待了吧。
票买得早,座无虚席的大厅正中间,不前不后,不左不右。
我一直觉得成长的过程就是一个变成麻瓜的过程。麻瓜的麻,是麻木不仁的麻。如果生活已经无法再给你一些多余的东西,只剩下日复一日的循环,那你就是一个麻瓜。愚蠢又狭隘,不知道世界之大,不知道万物无穷。缺乏好奇心,不再有行动力,对周遭的一切感到习惯并开始熟视无睹,自以为是,不抱有幻想也不再有惊喜。这种人生,活一天和活十年没有区别。
魔法世界是一种救赎。似一个秘密藏在心里,只有懂得的人会心照不宣。秘密会让一切变得不一样,你所看到的一切,背后都有一个更宏伟更绚丽的存在。也许你遗忘了,那也不是因为你不曾经历,而是因为淋了一场忘却的雨。
这个电影肯定会有很多的解读,少数族裔,力量与道德,甚至还有左派和右派。JK罗琳是当代最伟大的作家之一,她可以写《偶发空缺》,可以披着马甲写推理小说。野心勃勃,深思熟虑。但是这个故事无论背后隐藏着多少罗琳对世界的看法,但终究,它仍然是一个关于魔法世界的故事。
这部电影在我眼里是最出色的魔法世界的电影。和哈利波特系列不同,它的剧本是为电影而生的。电影的节奏,电影的语言,电影的画面。没有任何原著可以参考,看的时候也不会疲惫地去对比,这里那里与原著有多少不同。
小雀斑的演技也早被证明了确实非同小可(《丹麦女孩》虽然剧本糟糕,但是小雀斑的表演可圈可点),一点神经质,一点小天真。而且从设定上来讲,也完全戳中我的灵魂。那种沧海桑田的感觉,那种原来你也在这里的感觉。从哈利波特他们的教材,再到教材的作者的故事。原本苍白的属于世界背景的人物瞬间鲜活起来,优雅又具体。因此就算时光荏苒,后来的后来,当伏地魔的故事上演,当哈利波特成为主角,再翻开那本已变成课堂里索然无味的教材,闭上眼,纽特那有些害羞的笑脸就浮现眼前——睁开眼,却只能带着继续感慨对着看书的人说:他啊,已经去世了。这是一种怎样优雅的怀念。这是一种怎样刻骨铭心的真实。街角的面包店,记忆中模糊的轮廓,不知从而来的创造灵感。以及似曾相似的故人。所以,不要高高在上的去评价什么,不妨就单纯的相信,这只是一个属于魔法世界的,众多真实的故事中的,其中一个篇章。
世界很大,和想象中不一样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