“满而损,谦受益”,这是流传百年的古训,谦逊也一直被视为中国人民的传统美德。
可是物极必反,生活中常有许多不能容忍的谦逊。领导的讲话、设想、方案、计划,明明有错,实施后百害而无一利,但有的人就是缄口不言,在领导面前要谦逊;同事的意见、见解明知有错,传开后会贻笑大方,但有的人却守口如瓶。同志之间要谦逊,自己可以胜任,甚至能干的很出色的工作,有的人却连拖带躲,工作上要谦逊......
可见,谦逊并不都是美德。在此谦逊绝非胸有城府,深而不露,大智若愚,而是成了“模糊剂”的代名词,妨碍了人们大脑的正常思考。“敢干”变成了想出风头,“自荐”变成了“发官瘾,有野心”,“开拓、创新”变成了“莽撞”,在国家急需人才的激情、热忱、大刀阔斧,而对今天的青年而言最可贵的是陈规旧习。历史上不乏向这种“美德”挑战的人物,例如两千多年前的毛遂......
青年就是未来,“自家”之事,我不干,谁干?认清自我价值,向社会向人民贡献、给予,这才是青年人应该具备的品格。生活中多一点朝气、竞争、开拓、进取,少一点做作,对我们的事业,对我们自身的成长无疑是大有裨益的。
上一篇: 我想发明一种神奇的手机
下一篇: 过年